七上科学书浙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上科学书浙教版电子书)

杭州桑拿 04-22 阅读:51 评论:0

1. 物质的变化

1.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前提下,只有形状、状态或体积发生变化,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化学变化是指物质改变化学组成的变化,生成新的物质,如燃烧、腐烂、生锈。

1.2 化学反应的特征

物质生成新的物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七上科学书浙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上科学书浙教版电子书)

1.3 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或化合物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单质取代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2. 空气和燃烧

2.1 空气的成分和性质

空气主要由氮气(78%)和氧气(21%)组成,还含有少量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氩气、氖气等。空气无色、无味、无臭,具有可流动性,占据空间。

2.2 燃烧的条件

必须有可燃物必须有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

2.3 燃烧的分类

完全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可燃物与氧气不充分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煤烟等有害物质

2.4 灭火的方法

隔离法:切断可燃物与氧气或热源的接触冷却法:用水、沙土等物质降低可燃物的温度窒息法:用二氧化碳、氮气等不燃气体覆盖可燃物,隔绝氧气化学法:使用灭火器中的化学物质与可燃物发生反应,分解生成不燃气体

3. 金属

3.1 金属的性质

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光泽度高延展性和可塑性好质地坚硬

3.2 金属的分类和用途

黑色金属:铁、钢等,强度高,用于制造结构材料、机械设备等。有色金属:铜、铝、金等,密度小、耐腐蚀,用于制造电线、电子产品、装饰品等。

3.3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生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活性金属)

4. 溶解和溶液

4.1 溶解现象

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的过程称为溶解。形成的均匀混合物称为溶液。

4.2 溶解度

在一定溫度下,100 g 溶剂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称为溶解度。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4.3 溶解的影响因素

温度:温度升高,溶解度一般增大溶质的性质:溶质的颗粒越小,溶解度越大溶剂的性质:极性溶剂能溶解极性溶质,非极性溶剂能溶解非极性溶质

4.4 溶液的浓度

浓度是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量,有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三种表示方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杭州桑拿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